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罗汉菜 隽永故事 禅是一枝花 小和尚的白粥馆 少林故事
主页/ 禅理故事/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是什么?“舍”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布施”是什么?“舍” 佛教人第一个,教菩萨“六波罗蜜”,“布施”,“布施”是什么?是“舍”。“舍”什么?舍欲望,舍错误的知见,要把这个放下。我们的知见全有问题。 谁的知见没有问题...
净土法门法师:“布施”是什么?“舍”

佛教人第一个,教菩萨“六波罗蜜”,“布施”,“布施”是什么?是“舍”。“舍”什么?舍欲望,舍错误的知见,要把这个放下。我们的知见全有问题。

谁的知见没有问题?圣人的知见没有问题。为什么?他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人起心动念生智慧。凡夫起心动念生烦恼,生什么?自私自利,不一样。

今天最大的难题,就是一般人不相信有圣人,不相信有真实智慧,认为把知识当作智慧,一定要学来,没有学怎么会知道?!智慧不是学来的,从自性里头自然流露出来的,为什么?真心。圣贤用真心,佛菩萨用真心,六道凡夫用妄心。别说是人,二十八层天还是用妄心。

连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依旧用的是妄心,但是他的妄心用得正,完全遵循佛陀教诲,用得正,是妄心,但是从妄心里面看到智慧。真正大彻大悟了,他起心动念也就感应道交,别人向他请教是“感”,他就有“应”,答应,“应”是自然的,“应”是从自性,是从真心里面流露出来的,是无量智慧,能解决无量问题。

东方圣哲、诸佛菩萨,教人求智慧,教人开智慧的方法。什么方法?“清净、平等、觉”就是方法。只要你得“清净、平等、觉”,智慧就现前。

凡夫为什么不行?凡夫没有清净心,心是染污的、心是浮动的,不平等,心是迷,迷在欲望里头,迷在自我,总认为身是我,一切要为身的利益着想,迷在这上面,不知道身跟外面境界全是假的,不知道这个,真相不知道。所以他的心是染污的心、不平等的心。不平就是起波浪的,所以是妄心,不是真心,迷而不觉,他生烦恼不生智慧。这个道理很深,真正懂得这个道理、认知这个道理,都不是简单事情。

所以佛教跟圣教在这个时代,复兴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哪里?在学习的人的心态。

圣贤教育,学习基本的态度两个:真诚心,恭敬心。印光大师说得好,说了几十遍: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得一分智慧;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百分诚敬得百分利益;万分诚敬得万分利益。现在的人对父母、对师长、对圣贤、对佛菩萨,没有恭敬心、没有真诚心,他怎么学?佛菩萨来教他,他也得不到。

我一生遇到这三个老师,第一个是方东美先生;第二个章嘉大师;第三个李炳南老居士。这三个人,都是受过古圣先贤教育;而且是真正得到受用,他们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有这个缘亲近这三位大德。三位大德教人,完全是看来求教的人有几分诚敬心,他就教几分,没有诚敬心,他不教。印光大师说这个话,我能体会到,我说得很坦白,要是用古时候的标准,这三个老师我亲近不到,他不收,为什么?我的诚敬心不及格。如果用分数来比较的话,古人诚敬至少要打六七十分,老师才收你,八九十分老师非常欢喜,会很认真教。我有几分诚敬心?我估计自己顶多三十分。打三十分,他就把我看成宝贝了,为什么?学校里的学生,大概只有三分五分,我比现在的学生分数要多很多,但是跟古人比我不及格,这个要知道。

所以我得的这点东西,就用净土法门来说,我肯定下决心学这个法门,费了三十年的功夫,我讲经教学没有中断,三十年我才真正相信净土,对净土才不怀疑。所以这个法门诸佛菩萨都说难信之法,我听了有很深的感触,真难信,我用了三十年的时间才接受。

那介绍我的呢?我一遇到佛法,忏云法师就介绍给我,那个时候我还有工作,有缘认识忏云法师,他劝我念佛,劝我读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弥陀经》三部重要的注解,我很用心地读,还做了笔记,我对净土有概略的认识,不毁谤它了;以前批评,不敢批评了,对它很尊重,但是我不想学,我还是想学《华严》、《法华》,《楞严》这些大经大论,很能吸引人的。到八十五岁才真正彻底把一切经教统统放下了,专讲这一部经、专念这一句佛号,为什么?为的是想往生极乐世界,我这个做法我相信有把握,道理在此地。

我们今天普遍看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心浮气躁。我在学校也上过课,有时候学生也不少,讲堂坐得满满的,那是什么?好奇,不是真想学东西。好奇,看到一个和尚到讲堂来,这堂课和尚来上,这么个意思我都能理解,要是我常常讲,他就不来了,一年偶尔有一次两次,他们会来。

所以,经上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讲诵听受”这四个字,含义深广无有穷尽,要常常讲,要不停地去读诵,为什么?修定,你就晓得,把清净心给讲诵出来,把平等心讲诵出来,然后把大彻大悟讲诵出来,这就成功了。讲,要认真,要用真诚心讲,要用恭敬心讲。学,要用至诚恭敬,教给别人也要真诚、恭敬,离开真诚、恭敬,不是佛法,假的。有真诚、恭敬,世间法都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没有真诚、恭敬,大乘经典都是世间法,都不是佛法。这个道理事实我们要知道。

2014大经科注273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