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早吃素 放生问答 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图说 放生知识 临终备览
主页/ 五福临门/ 文章正文

净土法门法师:二十种随烦恼

导读:净土法门法师:二十种随烦恼 二十种随烦恼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60集(净空法师)「恼,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小烦恼地法有十个。为什么称为小随烦恼?因为这十种法是各别起故,它的...
净土法门法师:二十种随烦恼

二十种随烦恼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60集(净空法师)


「恼,心所名,小烦恼地法之一」,小烦恼地法有十个。为什么称为小随烦恼?因为这十种法是各别起故,它的范围不大。不像中随,中随它遍所有的不善,全都有。大随它是遍染一切心,也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我们先看看小随这十个,这是依照《教乘法数》的顺序。第一个是忿,我们常讲忿怒,讲忿。第二是恨,它的严重性相彷彿。第三个是恼,我们常讲,你恨某个人,恼某个人,有时候恼、恨连在一起,有时候忿、恨连在一起。覆是掩藏,自己做了不善事情,尽量的掩饰,不让别人知道,这叫覆。第五个是诳,诳是狂妄,也是欺骗的意思。第六个是谄,我们通常讲巴结。第七个憍,骄慢。第八个是害,或是有意或是无意,伤害到别人。第九个是嫉妒。第十个是悭吝,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它跟贪常常连起来讲,悭贪。贪是贪求,没有得到的希望得到,得到的舍不得帮助别人。这些称之为小随烦恼。



不要看到小随就好像轻视它,其实它的障碍都非常大,临命终时如果这些烦恼起现行,念佛就不能往生。所以像这些,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容易触犯的,最好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很谨慎的把它伏住。这些烦恼起来的时候,用一句佛号把它就取而代之,正是古人所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觉悟要快。净宗,觉悟就是提起佛号,这是净土宗的正觉。实际上,这是说烦恼心所二十六个,善心所亦如是,无论是善、是恶,念头起来,都用这一句佛号把它伏住,这是平常训练。谚语所谓「练兵千日,用在一朝」,平常要不练,到临命终时没有把握,有善友给你助念都靠不住。善友的助念,还得要你平常有功夫,真正把烦恼能伏住,这才决定得生。真正求生净土,对这个事情不能不重视、不能不留意。


临终随烦恼走了,这个麻烦就大了。那叫什么?随业流转,自己做不了主,六道里面去了。善念,那是善心所,临终时善心所出现,三善道去了,烦恼心所起现行,就是三恶道去了。所以这是很麻烦的事情。无始劫以来我们在六道,这种烦恼习气非常之深。外面境界,所谓是境界风动,把境界比喻作风,心就比喻作水,风一动,水即被吹起波浪。不善的心所,这个波浪就是这二十六类的烦恼心所,肯定跟着根本烦恼起来,所以它叫随烦恼,随着根本烦恼它起作用。这些用现代的术语来讲,这是属于心理现象,唯识法相可以说是佛教的心理学,讲得非常的透彻、非常的细致。大学里面心理学系所研究的,比不上法相宗所讲的,法相讲得细、讲得清楚。


中随烦恼有两个,遍不善故,所有一切不善肯定有它,第一个叫无惭,第二个无愧。无惭、无愧就是我们谚语当中讲,这人没有良心,良心泯灭了。无惭,用佛家通常讲的话,不知道忏悔。造作一切不善,没有忏悔心,这属于无惭,俗话说没良心,有良心他就会忏悔。虽然控制不住烦恼习气,做错事情了,做错之后他后悔,那就是惭。愧是舆论的指责,别人的责备他不能接受,这是无愧。做错事情别人指责,我们常常讲惭愧。惭愧,简单说就是良心还未泯,这人还有良心,还有救,回头快。如果良心没有了,无惭无愧,非常难回头,做错一切事情,在他认为是正常的,他没有感觉得他有过错。所以这两个叫中随。

大随,遍染心故,染是染污。八个心,阿赖耶、末那、意识、眼、耳、鼻、舌、身,叫八识,八识叫八心王。任何一个,这八种,这一个,八心统统都被它染污,所以称为大随。第一个,「不信」。这个不信是不信善法,他信恶不信善,他认为自私自利是对的,损人利己是对的,他相信这个。他对于伦理、道德、因果,圣贤人的教诲,佛菩萨的教诲,他不相信,我们一般讲他善根没有了。人心本善,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连他自己都不相信他是善人,善人是骗人的。由此可知,这与教育关系大了。现在不信是时尚,这个社会上有几个人信佛、信圣人?外面人都说你迷信,你怎么信这些东西!

***************************************

在这个地方诸位一定要清楚,佛陀、菩萨、罗汉是佛教育里面学位的名称。最高的学位称之为佛陀,佛陀这两个字翻成中国意思就是觉者,是大彻大悟的人,印度人称为佛陀。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他是人,大彻大悟,称佛陀。菩萨,玄奘大师翻译的,觉有情。他是个有情众生,但是他觉悟了,他觉而不迷,称菩萨。也就是说,他没有到大彻大悟,到大彻大悟就称为佛陀,他觉悟了,没有到大彻大悟,称菩萨。所以,菩萨是还在学,还没有毕业,好像现在我们学校硕士学位,他上面还有博士学位他还没有学习,或者是还没有毕业。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阿罗汉翻作中国的意思叫无学,小学毕业了,佛门小学毕业,小学的课程学完,小乘,小乘是小学。小乘的课程学完,毕业了,称无学。它是三个学位的名称,所以罗汉、菩萨、佛不是神,也不是仙人。现在一般社会上都把他当作神来看待,搞错了。连本义都没搞清楚,如果真正懂得了,你就知道佛教它完全是教育。

******************************************

第二个,「懈怠」。这也是个很麻烦,多少人学习没有办法成就,都是懈怠。所以寺庙里头,这古时候,现在没有了,古时候大家在一起学习,依众靠众,你不能够懒散。

*************************************************

我现在讲经,你看每天我读四个小时,但是我读四个小时的东西可以讲一个星期。一天四个小时,有这么好的效果,所以有时间见客。经,决定不能中断,天天要读,天天要学习,养成一个学不厌、教不倦,这孔老夫子说的。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这两句话要做到,乐在其中,真快乐!年轻的时候确实,体力好、精神好,有时候读经读到天亮了不知道,怎么时间过得那么快,怎么一下天亮了。像这个事情一个月当中至少有二、三次,忘掉了,不知道疲倦。所以懈怠,我的方法是上台讲经对治懈怠,逼着你非干不可。不用这个方法,太难了,我想不出第二个方法。懈怠的反面就是精进,我们精进不敢谈,但是懈怠是治好了,就用这个方法。

下面,「放逸」,前面我们说过了。第十六,「昏沉」,昏沉是精神提不起来,打瞌睡。听经打瞌睡,念佛的时候,甚至于绕佛他都打瞌睡。这很有本事,一面走着他一面睡觉,站着睡觉都难得,他走着睡觉。这种现象多,常常看到。对治昏沉最好的方法,让他活动,活动最好的方法让他拜佛。拜佛的时候,口里面念佛不出声,出声伤气,不出声,所谓是金刚持,口动,不出声音,拜佛。忏除业障,也得到佛力加持。

下面,「掉举」,掉举是身心不定,妄念太多。平常自己不知道,我没有在打坐好像没事情,怎么一打坐,妄念这么多,止不住。这种情形,不是平常没有妄念,平常有妄念,你粗心大意,你没有发现,现在让你静下来,你发现了。让你在这边听经,静下来了,发现了,妄念多。念佛堂里面念佛,止静的时候,坐下来,这个时候发现了。这都是烦恼。为什么?障碍你用功,障碍你修定,当然障碍你开悟。

下面一个是「失念」。失念什么?忘掉了。你发心在这里念佛念一支香,道场里面,长香是一个半小时,短的香是一个小时,但是用长香的时间多,都是一个半小时。念个十几分钟,忘掉了,去想别的东西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忽然想起来。失念的时间长,失念的次数多,功夫不得力,严重的妄想夹杂在里面,你想修都修不成。这个事情,我年轻的时候有,常有。用什么方法对治?跟对治懈怠一个方法。所以,我研究经教不会失念,我念佛、念咒都会失念。研究经教,你精神注意到每个字,字里行间,你不会失念,这个方法好。这个方法,几个小时过去就好像一剎那一样,很快就过去了,有的时候到天亮,常常干这种事情。精神好,第二天工作不耽误。

十九,「不正知」,不正知是邪见。这里有什么东西?多半是成见,自以为是,这个很麻烦。凡夫知见,与性德完全相违背。对治不正知有一个好方法,听经、读经,研究古大德的注疏,从这个里头建立正知正见。学习,确实没有人指导非常困难,我们不晓得从哪里读起,尤其是什么东西都想读就坏了。为什么?你虽然不是不正知,你是知道的太杂太多了,也把你正知见破坏了。不错,都是经典,都是古大德的注疏,可是你要晓得,佛说法对的对象不一样。你知道的很多,你度不了自己,你也帮不上别人,你不能得三昧,你不能开悟。刚才说了,没有开悟,你所得到的是知识,经论的知识,而不是经论的智慧,这个差别太大太大了!经论的智慧是正知正见,知识不是,知识你会用错,智慧不会用错。知识用错的时候,后遗症麻烦透了,不是自利利他,是自他都不利,这很不是一桩容易事情。真正善知识,指你的路是正路,不是真正善知识,你去求他,可能他把你指到岔路去了,指到弯路去了。这个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见得很多,这背因果责任。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充面子,不知以为自己知道,这害自己害别人,这要背因果责任。我知道给你讲,不知道的,没有关系,我再学,我再去搜集资料,我搞清楚了再给你讲,不丢人。这是做学问正确的态度。

最后一个,「散乱」。散乱就是精神、意志不能集中,就是妄念太多、妄想太多,这个在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我在这十几年当中,发现大学生,因为跟大学接触多,到学校看到学生心散乱,真正读书求学的人不多,多半都是应付考试。应付考试很容易,现在的教授很好讲话,考试题目都可以预先告诉你,所以你分数都会及格。老师也很清楚,你们来读书目的在哪里?拿文凭的,帮助你顺利拿个文凭,你到底有没有学到真实东西,老师不负责任。各取所需,老师需要的什么?需要钟点费,需要一个工资养家活口。各取所需,互助合作,现在学校是这样的。这就是当年方老师,不过那时候还好,已经有这种现象,不普遍,现在非常普遍。现在的学生教不了,没法子教,你不敷衍,学生向学校建议不聘请你,那你连生活都成问题了。从前是学生尊重老师,现在是老师尊重学生,颠倒了。所以吓得我不敢到学校去,连佛学院我都不敢教。我大概好像是教了三、四年佛学院,以后不再教了。

这是二十种随烦恼,介绍完了。如果诸位要想详细的了解,可以参考《三藏法数》,《三藏法数》里,每一条都有注解,是一部修学佛法很好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