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佛教常识:原来记录人所造下善恶业力的,竟然是一个神秘的数据库

导读:佛教常识:原来记录人所造下善恶业力的,竟然是一个神秘的数据库一提起“业力”或者“业”,人们通常都认为是恶的,以为造业就是作恶。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业,指有情众生身、语、意的各种行为活动,即一切...
佛教常识:原来记录人所造下善恶业力的,竟然是一个神秘的数据库

一提起“业力”或者“业”,人们通常都认为是恶的,以为造业就是作恶。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业,指有情众生身、语、意的各种行为活动,即一切念头、语言和行为。业力,指身、语、意各种业所产生的习惯势力。这种习惯势力不会因为行为活动的完结而消失,而是会一直保持下去,直到与合适的缘相遇,从而引发新的行为活动,转化成相应的结果,这就叫作业力现行。

传灯

业,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所谓无记业是指不善不恶之业。做善事就会产生善业,做恶事就会造下恶业,做不善不恶之事就会形成无记业。

人们之所以会把业认为是恶的,想必是因为世间之人造恶业的多、造善业的少,因此业就成了恶业的代名词。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究竟是谁在记录众生所造下的善恶业力呢?

在民间,许多人都认为有掌管人间善恶的神明在记录人所造下的业力,因此有“举头三尺有神明”和“人在做,天在看”等说法。而神话小说中也多有对阴曹地府的描写,人在生前无论行善或是作恶都会一清二楚地记录在生死簿上,待到阳寿尽时,便会被押到地府接受审判,阎王会根据其生前所造善恶情况来决定其来世投生的去处。

地藏王菩萨像

佛教从来不认为有所谓主宰众生命运、掌管人间祸福的神明的存在。佛教认为众生所造的善恶业力都丝毫不差地记录到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

佛教不讲灵魂,而是以“识”来命名有情生命的精神范畴。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涵盖了有情众生的一切心理活动和精神现象。大乘佛法又对第六识“意识”详细阐发,分出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

虽然分为八识,但其实主体只有一个,只是根据不同的功用而一分为八,并各自命名。前七识所造的所有业力都会记录到第八识“阿赖耶识”中,过去常常将“阿赖耶识”比喻为含藏业力种子的仓库。

《地藏经》

非凡认为说法也要与时俱进,为了便于当今人们的理解,不妨将“阿赖耶识”比喻为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人们所造的种种业力都会记录到这个数据库中。而接收和记录数据的接口就是第六识,因为只要生命存活,造业就没有一刻停止,新业旧业相续不断,便产生了“自我”的概念,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

重新梳理一遍:前五识负责造业,第六识“意识”负责录入业力信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数据库负责储存业力信息,第七识“末那识”就是这个数据库的主管。

虚空

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数据库并不是只进不出的,而是既时刻记录业力,也会适时输出业力。输出的业力与缘相遇,就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因果报应就是这么来的。输出的业力产生果报后,又会转化为新的业力,再被记录到“阿赖耶识”里,如此循环往复,造成了生命在生死之流中不停流转,无休无止。

如果要问第八识“阿赖耶识”在哪里,其可能远在天边,也可能近在眼前,可能不在任何一处,也可能无处不在。

莲花

修行佛法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勤修戒、定、慧三学来熄灭贪、嗔、痴三毒,从而不再造作业力,使第八识“阿赖耶识”空掉,既没有业力输入,也不再有业力输出,如此便转烦恼之“识”成清净之“智”,斩断生死相续之流,证悟空性,超凡入圣,直至究竟解脱。

作者:袭非凡(非凡之音)

深入经藏,演畅法音,匡扶世道净人心。

(本文系原创首发,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