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应当了解

导读: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应当了解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应当了解文·僧侣与佛学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皇...
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应当了解

佛教的基本观点,你应当了解

文·僧侣与佛学

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是一个皇室的太子,在世尊出世的那天,天降祥瑞,从母体中出来以后独自可以行走了七步,且步步生莲,且指天画地,宣称自己;天生地下,唯我独尊。在佛教中,唯我独尊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

佛陀出家的原因在经书中有记载,说是因为太子在出城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世俗中的人的病。老。死。三种状态,感受到了人生无常,终归要死去,于是世尊发心,要解救这些众生的疾苦,于是出家,寻找能够让人了脱生死的法门,最终在三十八岁那年,在菩提树下证得佛果,成就了无上正觉。号曰;释迦牟尼佛。

佛教认为的因缘法则,认为世间的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说,诸法都有因缘,皆因缘生,也会随着缘灭。什么是因呢,事物的内部就是因,什么是缘,事物的外部条件就是缘,姻缘结合就形成了万事万物。而内因和外缘一旦消散了,那么万事万物也就消亡了。根据因缘法则,佛陀又在因缘法则的上面推出了无常法则,也就是在讲世间的万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和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因此,存在只是暂时的现象,而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

佛教和别的宗教不同的地方就是佛教没有主宰者,在佛教,佛是加持者,是增加福缘的,并不是佛教的主宰者。也不是救世主,他无法直接赐福给任何人,也无法给别人直接带来惩罚。我们给佛陀献花,供养佛陀完全是出于敬意,佛陀不是万能的,如果把佛陀想成万能的,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把他的弟子全部都超升了。所以说,佛教的教义还是需要你自己来修行,主宰命运的还是你自己。自己造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佛法的作用就是教你如何让才可以脱离人生的苦海,到达解脱的彼岸,从而了脱生死。不入轮回。

在佛教没有绝对的信仰观,反而佛教反对盲目的信仰,强调正信,理性信仰。不反对起疑,持怀疑的态度。禅宗讲究,大疑大悟,小疑小悟。在当时,佛陀要求他的弟子,要去疑问佛陀,要去检验佛陀的真理。这样你会发现佛陀是不是一个智者,是不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如果是,你就来信仰,如果不是,你可以令投他门。可以说这是相当民主,相当包容的一个教派了,在佛教中摆在第一位的一定是教义,第二位的才是教主。

佛教认为,宇宙在时间上看是无始无终的,在空间上看同样是无边无际。同样,宇宙大到无边无际,同样也会小到无边无际。所以佛教提出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佛教认为宇宙只是一个点,定义宇宙为三千大千世界。认宇宙本来就是如此存在的。佛教还把大千世界作出了区分,一世界是凡夫界,就像是我们这个地球,另一方面是圣者界,就像是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凡夫界力同样可以产生圣者,而且圣者界的每一个圣者不是有凡俗界的凡人转变而来的。

佛陀是一个导师,是一个最好的老师,他曾经说,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照亮人类的心智。教育是一盏明灯这盏灯照亮了人类的智慧,在佛陀看来,受教育是人权佛陀就是要广开教育之门。他的教育方式和儒家的至圣先师很像,也是主张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佛陀的学生,佛陀认为人人都有佛根,所有人都会成佛。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渡化世人,进而就可以渡化所有众生。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佛教强调的因果关系是不允许忽视的。佛教强调事事物物都是存在因果的,在时间上,因果遍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一切的事物,哪怕佛和菩萨都要受到因果的支配。佛教的人认为,不管一个人的好坏,都不会随着生命的消亡而消失,反而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力量。佛家称之为“业力”,就像是将信息存进了电脑里。好的就是善因,恶的就是恶果。在佛教中认为,这些善因恶因,除非是形成了果报,否则是不会消失的。有造因一定会结果,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如果因缘结合的比较快,那么就会快点产生果报,我们称之为现实报。但是因为某种缘的存在,外缘还一直没有遇到,所以果报一时半会还哦出现不了。但是今生遇不到,那么来生来世也一定会遇到的,谁也躲避不了。

最后佛教强调知恩图报,并且强调了四种恩情,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和三宝恩。一切众生,皆是平等。报父母恩就是要将自己的父母像对待真佛一样对待。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僧人每次都外出求佛,在有一天的梦里,佛告诉他,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一个,倒拖鞋子见你,那么他就是佛。有天,他回家敲门,其母倒拖给他开门,他立刻大悟。佛教主张没有国界,但是佛教徒一定要有自己的祖国。要求佛教徒一定要报恩自己的祖国。报众生恩,是指广大群众给我们的恩惠,我们应该报答,根据佛教的因缘法则,世界是联系的,我们的所有生活来源全部都来自于大众,所以我们要报恩。佛弟子还要报恩三宝,因为他门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我们从受教中受到了恩惠,所有当然要开悟报恩了。以上就是作者根据典籍自行总结出来的佛教的观点,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诸位菩萨和居士加以指教。

本文由作者,僧侣与佛学原创,喜欢记得关注收藏,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