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佛学就是逆来顺受吗?
答:有很多人认为佛教徒讲的慈悲,就是一味地受辱退让,无原则的逆来顺受,无条件地施舍他人,这是对佛教的误解。学佛人当然应学习忍辱,但也是有原则的。
佛教徒应当要识己、识人、识进退,便是智慧,也是慈悲;没有智慧做指导的慈悲,那就不是真慈悲。
一个佛教徒,只要是合情合理合法,藉由正业,赚取正当的利润,而造福人群,或藉由正修正语,而得以利益社会者,便应该当仁不让。
佛教徒在社会领域应积极进取,必要是也可为正义和真理而无畏拼搏。
同时,佛教徒在修行成佛的过程中,时时都要做到自利利他,自觉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