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慧能大师 莲池大师 达摩祖师 虚云法师 弘一法师
主页/ 永本法师/ 文章正文

禅七探究

导读:人生的目的,不外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实现真实的自己。但在世事多变,迷妄不安的人生中,有多少人为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在摸索、探寻?有的人进而投入宗教活动的领域中,去穷究人生奥秘之所在。禅七即是最为现代人所乐衷参加的活动之一。今就禅七的意义、产生的源由、参禅的目地与方法,作一说明。(一)意义:  所谓「禅七」,即指专修禅宗法门者,为求在短期内得到最佳的修行成果,常作限期之修行,通常多以...

禅七探究

  人生的目的,不外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而实现真实的自己。但在世事多变,迷妄不安的人生中,有多少人为生命的意义、生活的目的在摸索、探寻?有的人进而投入宗教活动的领域中,去穷究人生奥秘之所在。禅七即是最为现代人所乐衷参加的活动之一。今就禅七的意义、产生的源由、参禅的目地与方法,作一说明。

  (一)意义:

  所谓「禅七」,即指专修禅宗法门者,为求在短期内得到最佳的修行成果,常作限期之修行,通常多以七日为期,故称为禅七,或称打禅七。《禅门锻炼说、入宣搜括》第三言:「欲期克日成功,则非立限打七不可。立限起七,不独健武英灵奋迅百倍。即懦夫弱人,一心入保社而心必死,亦止捐身而舍命矣!故七不可不限也。」

  此就「禅七」的意义而言。而打七,非一七、二七、三五数七,夫七者,指吾人之第七末那识。第七识是自我本体的意识心,沾染了贪、瞋、痴、慢等色彩,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等,修行人必须返观自己这些毛病,了解妄心之虚幻不实,逐渐抖落情尘。打禅七,即是于此时日中,针对第七识之执取,以各种参究方法,放下一切,打断妄想,还回本来清净之自心。

  (二)源由: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四方学者群集,禅宗一派,如日东升,光茫万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首称趐楚。改变东来规范,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百丈创立丛林清规,主张以自耕自食为主,以募化所得为辅的丛林生活制度,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警训。

  而禅堂为选佛堂,立限七日以资选佛,自宋以来渐成禅宗特则;精进禅七并与参禅一旨相合,而行于天下。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往往每日以十三、四支长香(约现今80~90分),作为用功标准。大约睡眠休息时间,昼夜合计,也不过三、四小时而已。后世各宗派,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的,必能造就超格之人才。

  (三)参禅目的

  参禅的目的,究何所在?简单的说,在明心见性。心性者,众生本源,了生脱死,超出三界,不受后有,度已度人,普利群生。明心见性,必须真参实证,非徒能诵经、说法便谓之。昔香岩和尚在百丈禅师处,聪明灵利,问一答十,被沩山问「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便茫然莫对。归房将平日看过文字,从头要寻一句酬答,竟不能得,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可见,禅是心灵的智能,无相无状,既无固定言说,也无具体实物可依付,它是本心纯朴的自然呈现,唯有亲证、亲悟、始知究竟。

  「看话禅」的提倡者,北宋的大慧宗杲禅师,在其语录卷二十四,也提到:「衲子参禅要明心地,秀才读书须当及第,读书五车而不及第,终身只是个秀才,唤作官人即错。参禅衲子心地不明,则不能了生死大事,身只是个破凡夫,唤作佛即错。以参禅学道不为别事,只要腊月三十日,眼光落地时,这一片田地四至界分,着实分明,非同资谈柄作戏论也。」

  秀才读书未必是为了功名利禄,有真才实学,才知做人处事之理。参禅学禅,也未必一定要成佛作祖,扬名立万,不过好歹总要一门深入,明自心、见自性吧!如连自己都度不了,那还度什么众生?行什么菩萨道?故参禅的目的,明白自己心地,才是本份事啦

  (四)参禅方法:

  唐、宋以前的禅师们,教导弟子参禅时,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宋代以后的禅师,教导弟子开始采用公案和话头,如近看话头时,大都是「看念佛谁?」和「拖死尸的是谁?」乃至看「睡觉的是谁?」来观照自心清净觉体。虚云老和尚所提倡的修行法门,就是以参究「念佛者是谁?」这一话头为主。

  虚云老和尚对禅法有作系统的介绍,在〈禅堂开示〉的「禅七」开示中。一开始,他提到习禅前的四个必备条件:

  1.深信因果,2.严持戒律,3.坚固信心,4.决定行门。而后说明参禅方法中,以「话头与疑情」和「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是其禅法之重心。何谓话头?《法汇》上说:「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普遍。什么叫话头?「话」,就是说话,「头」,就是说话之前。如念「阿弥陀佛」这句话,未念之前,就是话头。所谓话头,即一念未生之际。这一念未生之际,叫做不生。不掉举、不昏沉、不着静、不落空,叫做不灭。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就叫做看话头或顾话头。」

  其次「反闻闻自性」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所说的法门。虚云老和尚在「照顾话头与反闻闻自性」一段中说:「……「闻」和「照」没有两样。若用眼睛来看,或耳朶来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做顺流。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就叫做逆流,叫做照顾话头,也叫做反闻闻自性。」Z& \%

  由此可见,所看、所观察的话头,则是「反闻闻自性」中的「自性」,亦即幻生幻灭的万事万物中,本自不生不灭之心体。又「疑情」又是什么意思呢?虚云老和尚是如此解释着:「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是谁?人人都知道自己,但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如果是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像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要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轻提起。」

  从这段文,可以清楚看出,所谓「疑情」,乃是对那颗生起万物之心体之探究与观察。而「念佛是谁」,着重在「谁」字。如穿衣吃饭的是谁?屙屎的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谁?能知能觉是谁?「谁」字一举便有,最容易发起疑念。《法汇》中还说到初心的人,所发的疑念,忽断忽续,忽熟忽生,谨可叫做想。渐渐狂心收歇,念头有点把住了,才叫做参。再渐渐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知道何处所,身心何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才叫做疑情。

  所以,参禅的人,必须借着定的力量,来生起参究的疑情,于六根的一切境界因缘中,观照自心,方能契入本心,悟出清净之自性。

  (五)过程:

\

  禅七当中,完全禁语,不得攀缘,用以收摄六根,在心念上用功。第一、二天,十支香下来,平常没有打坐经验的人,双腿疼痛,苦不堪言。又因腰酸背痛,杂念丛生,幻象俱增,心不得平静。但如能思惟这念烦恼的心,以调息方式,来对治散乱,仍能消除这千头万绪的心念。

  第三、四、五天中,身心稍能定下来了,可开始学习参话头。于起心动念处起疑情,最后澄清此念,回归自性,达不生不灭之境。

  在参的过程,种种烦恼的业识种子会现前,这时要提起正念,不管一切的人我是非、善恶分别境界,只要照住那念心不乱,定力自会现前。

  第六、七天,心也定下来了,也能坐稳了,动静之相,皆能清楚明白身心会感到好舒畅、自在、喜悦,能感受「静」的心,与重生的欣喜。修禅的心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真要说,它会让你有「刻骨铭心」的感受,但「消归一念无生处,此意如何把似君?」

  (六)结语:

  参禅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了解自己生命的奥秘。透过禅七的修持,把日常生活中的杂念澄净,学习如何活在「当下一念」。等你回到世俗生活中,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放下」时,一念不生,心无所住;「提起」时,念念皆是善念。使自己在任何时候,内心都是自在无碍,更踏实提起生活意义,发挥心性的潜能妙用,使家庭更美满,人生更具有生命意义。当然,禅七也是为了使生命蜕变,使内心智慧展现,作有方向、目标之提升,还我本来面目,明心见性更是其主要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