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为人处世/ 文章正文

世尊一会讲苦、空、无我,一会讲常、乐、我、净,不矛盾吗?

导读:世尊一会讲苦、空、无我,一会讲常、乐、我、净,不矛盾吗?佛在声闻法里面讲,人生是苦,有受是苦,心是无常,诸法无我。可是菩萨法里面又不一样。声闻法里面说,一切世间的五阴和五欲皆是无常,无常即是苦,所...
世尊一会讲苦、空、无我,一会讲常、乐、我、净,不矛盾吗?

佛在声闻法里面讲,人生是苦,有受是苦,心是无常,诸法无我。可是菩萨法里面又不一样。声闻法里面说,一切世间的五阴和五欲皆是无常,无常即是苦,所以贪着喜爱一切世间的五欲就是苦集,若能彻底除掉世间的五欲贪爱,那么苦就灭了,未来生就不再轮回了,所以讲苦、集、灭谛。而这些苦集要灭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八正道,修八正道就是苦集灭之道——灭一切苦的道。所以声闻法里面讲苦、空、无我、无常,是断烦恼,断一念无明。

可是在菩萨法之中,一面讲五阴苦、空、无常、无我,另一面却反过来讲常、讲乐、讲我、讲净。什么是常?真如是常,永恒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非垢非净,非定非乱,这个是常。

声闻只是悟得五蕴皆空,不明白有个真如,不想明白真如。但是,当你证得五蕴皆空的时候,是谁证得五蕴皆空?所以真如是常。因为这个真如不生不灭,非垢非净,非定非乱,远离一切境界,不受一切境界束缚,所以他是真乐。本自无缚,不必求解——他本来解脱,所以是乐。因为他永远不生,永恒不灭,这个才是真实的我。我们凡夫众生就是认假为真,误把能知能觉—念灵觉之心当作是真,这是认贼为父,所以“因地不真”,将来要成就佛果就迂曲了。真如才是真正的我,这样叫做常乐于我,因为他远离了一切污秽不受染污,有如虚空不受染污,所以称之为绝对的清净。

因此对于苦集灭道,菩萨和声闻的看法不相同,他对于空的看法也不相同。真实的空是真实的有,真实的无我是真实的我。所谓苦之中其实有个真正的清净的永恒的一个乐在,就是不生不灭。修道虽然是烦恼,可是真如就在这里面,就在烦恼之中本来解脱,所以他对苦集灭道的见地和声闻不样,这是菩萨所得四证净现前。

有的人数息数到后来,有个境界出现了虚空粉碎了,或者大地落沉了。他说:“我开悟了,一切是空。但是它又这么真实的存在。”可是他不知道这是一种境界,他不知道这个境界的过失在哪里。为什么?如果虚空粉碎的时候这个心是真如,那么这个境界过去了以后真如又在哪里?其实真如不住在六尘境界里面。

如果大地落沉的时候这一念心是真如,可是大地落沉的境界过去了以后,真如又不见了,那么真如岂不是断灭了吗?真如不是断灭的,他是恒常的,时时刻刻在我们眼前,他不落在境界里面。凡是落在境界里面的心都是妄,凡是与觉观相应的心都是妄。

有人经上常常讲:“大龙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大龙就是指世尊。这是说世尊常住那伽大定。什么叫那伽大定?那伽大定就是说这个定无出无入,无上大定。一切的定有入有出,世尊这个那伽大定无入无出。

所以当你悟了的时候,你知道我这个真如从来没有入定,也从来没有出定,这不是常在定吗?这就是那伽大定。那么悟得真的人呢?他看真如永远在止的状态,可是止的状态是不是就无觉无知呢?不然!真如又具备各种的性用,他又具备各种的觉观功能,可是这些性用与觉观不是真如,觉观之心也不是真如。所以讲:“道不属知与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

”所以参禅真的难死人了。那么悟得真如的人呢?具备这种止观的功德,所以他永不入三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