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单独中的洞见 哲理故事300篇 谈佛说禅悟人生 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主页/ 金玉良言/ 文章正文

不去泰国了?这里不出国,也有异域的佛教文化

导读:不去泰国了?这里不出国,也有异域的佛教文化转载自作者:叨叨一刻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的游客的旅游口味变化得更快,一会涌向这个国家,一会又蜂拥...
不去泰国了?这里不出国,也有异域的佛教文化

转载自作者:叨叨一刻

我国发展很快,我国的游客的旅游口味变化得更快,一会涌向这个国家,一会又蜂拥而入那个国家,一会这个景区全是人,又一会某个城市游人熙熙攘攘。这样的改变,对于韩国如此,日本如此,泰国更是如此。

泰国是个佛国,南传佛教十分兴盛,泰国游性价比也高,近几年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我国游客,但是出现了不少游客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事情,而泰国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让国人难以接受,一而再再而三,已经开始有人不愿意去泰国了。我国游客不去泰国了?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但我国有个地方,南传佛教文化与泰国相差无几。

村村寨寨有佛寺,有个还有佛塔,在我国,有这样场面的地方,非西双版纳傣泐地区莫属了,傣泐人口占西双版纳总人口的33%,他们都信仰南传佛教;西双版纳面积不到两万平方千米,却拥有550多座佛寺和250多座佛塔,密度为全国第一,走进傣泐村寨,最显眼的建筑就是佛寺或佛塔了,南传佛教在西双版纳很盛行,除了傣泐全民信仰外,布朗族也信仰南传佛教。

单凭南传佛教,西双版纳就与泰国很相似了,西双版纳是我国的佛之国度;此外,西双版纳傣泐与泰族同源,语言相似,傣泐的建筑上或多或少可以看到泰国的元素。可以说,西双版纳就是中国的小泰国,这里不出国,也有异域的佛教文化。

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文化十分浓郁,只要是傣泐所居之处,就有佛教文化存在,其中最直观的就是建筑了,即佛寺、佛塔和亭式建筑,傣泐各村各寨都有佛寺,部分村寨还有佛塔,而只要有佛寺,就会有亭式建筑建造于佛寺旁。西双版纳佛教建筑中,佛寺以西双版纳总佛寺为代表,佛塔以曼飞龙白塔为代表,亭式建筑以景真八角亭为代表。

西双版纳总佛寺坐落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市中心,是西双版纳地位最高的佛寺,统管着整个西双版纳的550余座佛寺。总佛寺的大殿、僧舍、鼓楼和藏经阁,建筑工艺十分精致,体现着傣泐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就像巨型的艺术品,这艺术品出自于傣泐工匠之手,部分工艺还请来了泰国工匠相助,特色十分明显。

曼飞龙白塔是西双版纳具有代表性的佛塔群,一座母塔和8八塔像竹笋似的在莲花型的塔基上拔地而起,所以被称为“笋塔”。曼飞龙白塔建造历史悠久,相传始建于傣历566年, 即公元1204年,佛塔正南方向的龛下有块原生岩石,上面可见一脚印,据传为释迦牟尼足迹,所以当地才兴建此塔。曼飞龙白塔不止闻名于西双版纳,在老挝、泰国和缅甸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拜,表达了对信仰的虔诚。

景真八角亭坐落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为了纪念释迦牟尼而兴建,屹立于景真的山顶上,傣泐语称之为“波苏景真”,即“景真莲花顶冠佛亭”之意,建筑为砖木结构,八角中又有小的角,一共有31面、32角,高21米,上面绘有大象、狮子和老虎图案,外壁还镶嵌着镜片和彩色玻璃片,八个亭角上金鸡、凤凰雕塑,亭的最顶端是莲花华盖和一杆风玲,微风传过,发出悦耳之音。

西双版纳的南传佛教文化,除了直观体现在建筑上,还融入了傣泐本土文化的方方面面,举世瞩目的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南传佛教传统节日,傣泐的另外两大节日入夏安居(俗称关门节)和解夏出居(俗称开门节)也是南传佛教节日。

旅游攻略:

西双版纳总佛寺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市区内,在曼听公园旁,3路公交车可以到达,没有门票。

曼飞龙白塔位于景洪市勐龙镇,在景洪市客运站乘坐前往大勐龙的班车,到大勐龙后再步行或坐车3千米左右到达曼飞龙白塔,没有门票。

景真八角亭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从勐海县城到景真八角亭约11千米,乘坐前往勐遮镇方向的班车在景真下车,可步行到八角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