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文网
心经全文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 释净土群疑论 阿弥陀经宗要 净土女居士往生 净土探究
主页/ 佛学问答类编/ 文章正文

佛教的渊源及产生的历史环境

导读:佛教产生的历史环境  佛教,从外部看来,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对内部而言,它就是佛陀所说的言教,即“佛陀的教育”。佛教是历...

佛教产生的历史环境
  佛教,从外部看来,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对内部而言,它就是佛陀所说的言教,即“佛陀的教育”。佛教是历史的产物,要准确理解佛教的创立和意义,只有把佛教和佛教放置在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中,才能加以理解与分析。  佛教的渊源,恰如一条在迷雾和杂草覆盖之下的河流。古代印度是个充满神话的国渡,后人往往把神话传说和历史事实等同起来。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其创立的佛教,同样被神话传说所掩盖。只有溯河而上(逆着水流的方向走,隐喻追求根源或回想的意思。吹散神话传说的迷雾,拨开疯长杂草,才能寻找到佛教的真正的渊源。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500年,便以产生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然而到了公元前1500年时,由于来自西北地区的雅利安民族的入侵,古代文明便受到了破坏。  雅利安人逐渐由中亚细亚高原,通过阿富汗,到达印度河流域,征服了那里的土著民族,在向南侵入恒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国家。当时的印度是群雄混战的局面。有16个大国互争势力,战火不断,宛如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16个大国之中,北方的乔萨罗国和南方的摩揭陀国的势力最强大,两个国家已恒河为界互相对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又称:佛陀)所在的迦毗(pí)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只不过是乔萨罗国的一个附属小国,而南方的摩揭陀国似乎更为强大,它的王舍城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后来佛陀的主要弘法之地。  当佛陀临世时,铁质农业器具在印度已普遍使用,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封建领主的割据是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当时,人们都有“转轮圣王统一天下的思想”。佛陀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传说中的转轮法王。佛陀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崇转轮圣王这样的思想人物。“转轮圣王”思想,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以一个中央集权的朝廷来代替封建领主割据的愿望,这样的要求和愿望必然和当时的统治阶级发生冲突。和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相仿,当时印度思想界也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总的来说,当时印度思想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个是正统的雅利安人主导的婆罗门教,另一个是由多种教派组成的反婆罗门教,称为“异端”。佛教属于后者。  婆罗门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袭的祭师阶级,他们在教派上有至高无上权威,故将他们的教派成为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崇拜各种自然的神,盛行祭祀祈祷以招福消灾,而以“梵”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据说,梵从口中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蒂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来确立四种姓(或种族)的贵贱,这就成为姓(或种族)制度的根据。人应该服从梵天的意旨,因此应当信奉《吠陀经》,侍奉婆罗门,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种姓”或“种性”这个词儿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它的原义是“颜色”或“品质”。照他们的说法,肤色白皙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种族,深色皮肤的土著民族是品质低贱的种族。

这种制度原来是用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界限的。后来随着工作和职业的分化与发展,也在雅利安人中间起了反应,于是有了四个种姓的划分。  第一种姓是婆罗门,他们为了维持自身的权利,巩固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把印度的社会分成四个阶段,他们自己列在第一。  第二种姓是刹蒂利,是与婆罗门同样被尊敬的王族及武士阶级。  第三种姓是吠舍,即所谓的农工商阶级,他们受婆罗门和刹蒂利权势所压迫,没有受普通教育的资格。  第四种姓是首陀罗,他们是被征服者,被认为是为了做奴隶才到这世间来的,是一种最下贱的人。在婆罗门金科玉律的《摩奴法典》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假若不接受婆罗门的指示,那王者就可以命令用热油灌入他们的耳或口中”。  以上就是印度当时的社会状态。农、工、商以及当地的土著人,在婆罗门和刹蒂利的支配压制下,心中的怀恨是不难想象的。就是同为统治阶层的婆罗门和刹蒂利之间,也存在着矛盾。所以,当时反对婆罗门的思想才有近百种之多,最突出的有六个教派,佛经称六个教派的创立者为六师。他们有的主张纵欲;有的主张苦行;有的否认因果关系;有的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个元素组成,死后四大元素分散,归于灭断,否认来世。  在这种环境中,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教义的学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欢迎,而释迦牟尼倡导的“四姓平等”之说,事实上反映了当时那些新兴国家的人民对种姓制度的不满。佛教一方面批判婆罗门教义,同时也反对其他各教派,但与他们的思想都有渊源,佛教接受了他们的某些思想而根据“缘起”和“业”的理论,给与另一种解释。对婆罗门教的神,佛教也没有否定他们的存在,只是贬抑他们的地位,当作一种众生看待,认为他们也不免要受到轮回生死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