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一知,方不至或生一种希奇玄妙之想。由兹起自矜心,则便非得益之处矣。所言耳根发音,诸净典不甚提倡者。以净土法门,其要在于信愿行等。”这个耳朵听到好多的境界,这个居士问了好多问题,那么印光法师在信中答复他,经中确实有说耳根圆通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也有通过耳根去修行的,但是我们修的是净土法门,那么净土法门不求耳朵去听见什么,不求耳朵听着什么,只求是否有信、愿、行等,净土法门得奔着净土法门这个原则去修,此等境界,乃用功人自得境界,这种功夫是某个人修行不同程度出现个别的境界,并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修行方法,不是所有念佛的人都得听到什么东西才叫功夫。
“善知识何可预先发表。”如果是善知识的话,那么就不要拿着这种作为稀奇,去引导念佛众生,是这个意思。
“若发表则得益者少,受损者多。”如果你是发表这种境界,提倡这种宣传的话,宣传这种功夫的话,可能受损的多,受益的反倒少。这个稍微展开一些,就是有打着某种神通的人,来忽悠大家,来引导大家修行,老认为我用这个度众,其不知,正是你用这种形式败坏了佛的纯洁性,很多人老认为佛法就是能治病,佛法就是能看到什么东西,佛法就是我去问问,他能告诉我。五千多年前我是什么。
——摘自仁清法师弘法视频《印光法师文钞 净土法要》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