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修营期间,我与一位母亲同住云水楼,她来西园看望儿子。 她告诉我:儿子高考后不肯填志愿,直接来到西园,通过考试和面试,成为研究所的学生。母亲识字不多,不知道儿子就读的学校是什么模样、读些啥东西?于是黄金周来西园看个究竟。按规矩她随儿子参加寺院的早晚课,逐渐明白儿子选择的专业意味着什么!于是她泪流满面,动员儿子回家。不为别的,只为家族无后,将无颜面对众乡亲。 儿子很淳朴,他向母亲介绍西园,尽力让妈妈了解他的修学生活,希望妈妈尊重他的选择。母亲很茫然、又很无奈,于六号上午踏上回乡的路。候车室里,孤独的母亲焦虑的等待着十一点二十分的班车,也不知等了多久,最后的两分钟,她被告知班车已开走,只有换次日的班车了……. 两分钟的因缘不可思议!母亲返回了西园,并参加了当晚的传灯法会,由济群法师亲手点燃的智慧之灯,传到了母亲手中。而在闭营仪式上,所有人的发言,都深深触动了母亲的心!尤其是儿子的校长和导师,是那样的和蔼、平等、真诚。怎么看怎么不像世俗学校的校长和导师……记得那天她看见儿子合掌问询迎面而来的和尚,和尚的回询真诚、谦礼。她以为是儿子的班主任。儿子告诉她:是管理西园寺最大的官,叫普仁大和尚。母亲愕然!把老实的儿子交给这些慈悲的和尚,不会吃亏!朴实的母亲,以眼见为实,得出了朴实的结论。